厕所小改造 民生大改善
——文峰区环卫处推进“公厕革命”见闻
![]() |
西关驴市街南头改造前的公厕(资料图)
改造后面貌一新的公厕
□本报记者 刘 斐 文/图 小小一座厕所不仅牵动着社会大民生,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风尚。文峰区环卫处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从细节处入手,认真排查,自主设计,对57座沟槽式公厕进行提档改造。 轻钢玻璃顶棚,白色瓷砖墙壁,绿色皮帘装饰,百叶窗围挡,室内洗手池、地板、瓷盆洁净明亮……这一场景,很难让人与印象中狭小脏乱的公厕联系到一起,它的投入使用,将颠覆附近居民对传统沟槽式厕所的感官认识,大大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这座公厕不仅干净漂亮,还很实用,可比原来的强多了。”5月15日上午,在西关驴市街南头焕然一新的公共厕所外,附近一位居民称赞。 细细观察,不难感受到这座公厕的人性化设计之处:公厕顶部的轻钢玻璃顶棚,透光不透亮,既达到了密闭效果,又不影响采光;公厕内的冲水阀采用脚踏式,避免了手触阀体带来的细菌传播;为老年人专门设立无障碍独立厕位间并加装扶手;女厕位比男厕位设置更多。 “这款轻钢玻璃顶棚是我和同事在一周之内加班加点自主研究设计并安装到位的。公厕改造完工后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只要群众满意,我们累点无所谓。”区环卫处工作人员杨勇笑着说。 杨勇告诉记者,这种轻钢玻璃顶棚,采光好,防腐蚀性强,安装便捷,透气好,后期的维护成本低,把苍蝇和蚊虫挡在了外面。施工期间,附近居民不理解,隔壁超越广场小区10号楼紧邻这座公厕,当时二楼、三楼住户强烈反对,认为加装顶棚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看到完工后的亮丽公厕,他们纷纷称赞,改造后的公厕美观大方,在家闻不到任何异味。 “我在这儿住了快60年。以前的公厕光线比较暗,没有专门供老年人使用的坐便器,我们这些老年人上厕所有困难,就用砖垒个台儿,上面放个板儿。现在不一样了。改造好的公厕,环境变好了,也专门设置了老年人坐便器,还安装了不锈钢扶手,我们老年人如厕方便多了。”家住西关集市街45号院的居民白艳君笑着对记者说。 杨勇介绍,文峰区政府非常重视公厕改造工作。这次公厕改造以卫生、适用、方便、节水、防臭、通风为基本出发点,针对老旧公厕存在的布局不合理、采光通风差、功能不齐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提档改造。今年4月中旬,接到市、区沟槽式公厕提档改造通知后,文峰区环卫处及时召开动员会,认真排查沟槽式公厕情况和数量,拟定提档改造公厕57座。改造工作推进过程中,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程序,确定了造价、设计公司进行前期准备,由8家具备建筑资质的公司进行改造。4月18日,改造工作全面启动。此次公厕改造是按照国家二类公厕建设标准进行的。目前,该区已对37座公厕进行改造,其中6座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 每一座公厕的改造,不仅会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更是城市管理者民生关怀的重要体现。每一座干净整洁、功能齐全的公共厕所,都是城市文明的新窗口。 |